城市水土保持有利于城市保護和涵養水源、改良土壤、防風固沙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虹吸排水具有良好的生態服務功能,與此同時,自然環境的改善也營造了良好的城市景觀,提供了大量游憩空間,具備了景觀游憩功能和防災避險功能。隨著城市經濟飛快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新時期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應在內涵和外延上進一步拓展。
毋庸置疑,海綿城市的提出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利用部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指導,并從理念上強調了低影響開發、維持場地開發前后水文特征不變、開發建設盡可能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這與城市水土保持的生態服務功能相契合。水土保持應與這種雨水控制新理念融合在一起,促進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繁榮發展。
城市的建設才剛剛起步,措施存在的問題及系統的配置等都有待繼續創新研發。因此強調室外場地的雨水排放系統應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設計,以防止高區雨水倒灌。
綜上并結合實際情況,筆者從水土保持工作和城市建設兩方面提出幾點看法和建議:
(1) 在水土保持前期分析評價中,要考慮建立特色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結合城市選用合適的雨水控制利用設施,除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外,要根據場地特點,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雨水控制利用工程,避免為達到標準而導致設施單一化等問題,做到真正的系統優化。
(2) 在水土保持監測中,重視并細化對雨水控制利用工程的監測。內容可包括施工期的設施落實情況和存在問題等,以及自然恢復期的雨水控制利用效果及其不當之處等,為今后雨水控制利用工程推廣研發提供參考依據。
(3) 結合低影響開發理念,補充施工期臨時排水體系。從水土保持工作角度來看,工程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發生在施工期,且施工期排水也是水土保持工作重點關注的問題。城市所提到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體系都是工程建成后所運用的。可根據工程建設期的情況,與低影響開發理念和水土保持臨時排水措施相結合,將施工期臨時排水體系規范化,確保施工期排水安全。
(4) 通過政策法規等手段在全國范圍內對城市建設進行規范化和指標化。水務部門可根據各地區特點建立控制性指標體系,進而讓各部門重視雨水控制利用的重要性,促使雨水控制利用措施得以實施。對于財政困難的地區,也可考慮采用政府補貼的形式鼓勵建設城市,虹吸排水以確保海綿城市得到最有效的推廣與施行。
(5) 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雨水控制利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并盡可能使工藝經濟易行。通過示范工程建設與后期調研,加快我國城市技術體系研發與完善,加強對群眾的宣傳,使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